
11月14日闻喜,抖音直播公布最新统计数据,2025年以来,8.8万人次因低俗诱导打赏被处罚,11.7万个账号因色情违规被无限期回收直播权限,共封禁“软色情”直播间66万个。对于违规内容,抖音强化治理力度,更新技术手段,进行精准打击;对于违规主播,则通过健康分机制,长效、常态化地分级引导和治理。(11月14日环球网)
8.8万人次因低俗诱导打赏被处罚,11.7万个账号因色情违规被无限期回收直播权限,66万个“软色情”直播间被封禁。这一组数字背后,不仅表明了平台治理违规直播的坚决态度闻喜,凸显出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开展2个月“清朗·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”专项行动的现实性。
近年来,随着各大平台治理动作走向专业化、常态化闻喜,不断完善直播打赏管理功能,逐渐规范管理直播团播内容,为直播打赏乱象戴上“紧箍咒”,已经初见成效。
然而,与此同时,为了逃避监管,低俗直播诱导打赏呈现出隐蔽化、迭代化特征,并升级为组织化运作,给平台治理带来不小难度。比如,部分主播以软色情、性暗示、性挑逗等表演方式,或采用特定拍摄手法、场景搭建、着装设计等方式,渲染、烘托低俗不良氛围,引诱用户冲动打赏。还有一些账号借团播玩起“翻牌选妃”“蒙面摸人”等低俗花样,甚至使用“跪爬”“嘶喊哭泣”等引人不适方式,进行拉票或诱导用户通过打赏与主播进行互动。这些低俗直播诱导打赏乱象,严重侵害公众权益,侵蚀社会风气,污染直播生态,已然成为平台的“老鼠屎”。
实际上,部分主播不择手段,挑战道德底线,进行“低俗擦边”直播,归根结底是为了博取打赏收益。这决定了对利用低俗内容直播诱导用户打赏的治理,核心是对主播的治理,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出“低俗内容诱导打赏”主播,并及时将这些“坏”主播淘汰。抖音平台在针对直播间违规内容做单次处罚的基础上,结合主播日常直播行为来增减其账号健康分,通过主播的长期表现进行评判,多次违规仍不整改的主播,最终将被永久回收直播权限。这套“健康分+经济限制”组合拳,无疑为有效管理“低俗内容诱导打赏”主播提供一条可行的新思路。2025年至今,抖音直播因各类低俗诱导打赏共清退公会113家,超过40万主播因违规诱导打赏被扣除健康分,抖音用户对诱导打赏的举报率同比减少74%。
当然,也要认识到,营造良好直播生态,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,狙击低俗直播诱导打赏问题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要打赢这场狙击战,需要多方合力。监管部门需要尽起守土职责,完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,为平台治理打赏乱象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标准指引。平台需要压实主体责任,持续优化治理直播打赏乱象机制,不断完善打赏规则,并加强技术手段创新,持续提高识别低俗内容、违规主播的精准度。广大主播以及背后的公会、MCN机构需要负起主体责任,强化行业自律,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道德建设,引导他们告别 “低俗流量依赖”,回归“内容为王”的创作本质,让直播打赏回归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可的本源。
文/何勇闻喜
顶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